网络安全形势严峻,VPN将成为企业数据传输最佳选择

    9月12日在2012年互联网大会之“网络安全与网络诚信论坛”上,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副主任云晓春,分别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国内网络安全的形式。

  在基础网络安全的领域,针对运行系统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仍然很频繁。电信运营企业存在的网络安全的隐患不容忽视。

  根据CNVD收录的统计,发现电信运营企业设备漏洞74个,高危漏洞53个,网络供给今年上半年攻击21.4%的事件涉及到网络安全。

  重要的联网信息系统安全的角度,今年上半年中国近1.1万个网站被黑客篡改。2.8万个网站被黑客植入了后门。

  2012年上半年我们中心监测到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共有7795个,访问境内服务器IP 97.32%来自于境外。

  在公共网络安全方面,今年上半年比较经典的是“阿帕奇”远程代码执行漏洞,这个漏洞2010年就被公开了。从今年的4月份开始互联网出现了针对该漏洞的安全事件的大幅度的出现。

  第二个信息系统安全案例是“火焰”,“火焰”是被卡巴斯基称为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病毒,一个是准备时间很长,现在有专家研究可能已经活跃到5到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,目的很明确,通过对它初步分析主要是针对中东地区进行窃密,目前存活的能力很强,我们在国内捕获到的“火焰”病毒变种文件有六个。再有代码是很复杂的,非常的复杂,里面有大量的加密的形式。

  公共网络环境安全上,今年上半年发现了824万个主机感染了木马和僵尸程序,从控制端的角度来说,今年上半年一共发现了近20万个木马和僵尸的控制端IP,其中有近2.79万个位于境内,控制境内主机数量779万个,实际上相当于是有10%左右的境外主机控制了境内所发现的超过90%的主机。

 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,网络在外表平静的现象之下,实际上波涛汹涌。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事件和互联网是相伴随的,我们享受互联网便利 的同时,要面对网络安全带来的危害,网络安全的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,如何兼顾安全和发展,将是我们所有企业要面临的巨大考验。

  实际上很多企业很早就已经有了网络安全意识,而且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措施,比如采用NAT、防火墙以及代理服务器设备,一方面能够提高内部网络的安全性,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宝贵的ip资源,很多企业甚至把链接外网的端口封掉,所有的数据只能在公司的内部局域网中传播。这样能够很好的保护内部资源,但也有很大的弊端,比如公司重要客户需要登录公司的内网,分公司需要公司内部的资料,出差人员或在家办公的人员需要连接内网来完成工作,把内部网封闭起来显然不能达到要求,而且随着企业网络管理化的进程,远程接入是必须的,所以VPN将是企业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和企业发展问题的首选,这是由其特性决定的。

  VPN是 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简称,中文的意思是虚拟专用网络。指的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。VPN属于远程访问技术,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公网链路架设私有网络。实质上就是利用加密技术在公网上封装出一个数据通讯隧道,来达到安全通信的一种技术工具。

  我们从VPN 的定义上就可以看出它的本质特性。

  首先,它是一个网络安全产品

  其次,它的安全实现方式是利用加密技术。

  第三,它具有远程接入的功能。

  第四,它可以让企业享受到跨区域的局域网应用

  其实VPN很早就已经在美国出现并开始应用了,由于我国网络发展相对落后,所以在国内VPN的应用起步比较晚,但随着网络的发展,国内已经有很多企业在使用VNP了,不过到现在很多企业可能还不知道有VPN这样一种产品。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让人意外的现象。

  目前VPN产品已经是很成熟的产品了,国内外有很多知名品牌,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采用不同的产品。

  国外品牌:1.Cisco 2.Juniper 3.Array 4.Netgear 5.Watchguard 6.Hillstone

  国内品牌:1.深信服 2.H3C 3. 派克斯VPN、4.冰峰网络、5.奥联、6.赛蓝、7. 金万维

  VPN 品牌众多,但功能近似,主要分为两大类:一类是硬件产品,如思科、华为、深信服等,它们的知名度高,性能稳定,但价格昂贵,对操作人员的网络知识水平要求很高。

  第二类是软件产品,如派克斯、金万维等,这类产品是新生产品,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较低,但是价格相对便宜,操作简单。

  不论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都各有优势,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购买安装。

  还是要提醒各企业,提高网络安全意识。企业的网络安全是第一位的,建议企业除了使用防火墙设备以外同时使用VPN这样的网络传输安全工具,进行全方位的保护。